关于防腐涂层起鼓的原因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防腐涂料的品种与效能也在不断升级,涂装施工装备与方法不断更新。涂料工业的发展让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颜色各异的建筑,在城市的隐蔽角落也同时会找到一些“破相”了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数都有一个通病——开裂、起鼓。
潮湿蒸汽起泡
(1)涂料中的可溶性颜料。某些颜料在潮湿蒸汽透过涂膜时,能将其吸收,或者甚至能将潮气吸入涂膜以满足其吸湿性。用于多道涂层体系时,当下一度涂层固化后,可能会由于溫度升高等原因,潮湿蒸汽从颜料中挥发出在下一度涂层中形成起泡。
(2)可溶性化学盐类。如果底材或涂层表面处理不当,后续涂层施工后,可溶性化学盐类被保留在底材上或涂层之间,则会发生渗透作用,将更多的潮气吸入涂层,导致涂层起泡。
(3)其他污染物。底材上或待复涂的涂层表面上如果存在油、腊或灰尘等污染物,则会导致后续涂层的附着力不好。潮湿蒸汽会透过涂层进入此类区域,从而保留在那里,当由于溫度变化等原因造成蒸汽膨胀或挥发时,潮气很可能会利用该处附着力不好的弱点进而形成起泡。
溶剂挥发、涂膜固化起泡
涂料形成保护涂膜时的形成方式将影响涂膜的表面状态。涂料固化基本上可分为非转化型和转化型两大类。这两种固化方式的涂料在特定的条件下都会产生起泡现象。
(1)非转化型涂料。非转化型涂料内的溶剂随涂层固化和溫度升高而释放,经过涂装形成的湿膜时,尚有部分的挥发溶剂,其他溶剂已在涂装过程中挥发到大气中,另外一些涂料中溶剂不适当的挥发也会造成溶剂残留。溶剂的保留能力除与溶剂的挥发速度和外部条件有关外,还与它们与溶质的相互作用及填料的吸附性等有关。涂料中残留的溶剂就像增塑剂一样,会使涂膜变软。由于溶剂对水有一定的敏感性,残留溶剂能增加涂膜对水的吸收和涂料中潮气的转移。如果涂料本身的粘结不牢,则其耐水性下降,会引起附着力丧失,致使涂层起泡。
(2)转化型涂料。转化型涂料在固化过程中,可能会因钢铁表面溫度低于环境溫度,导致表层涂料溫度高迅速固化成膜,在下层涂料的固化反应中挥发的溶剂或稀释剂在涂层表面顶出而产生起泡。
化学反应起泡
涂层搭配不合理,被涂表面残存部分和涂料反应产生的化学物质也会导致起泡。
(1)涂层的不相容性。如果使用了不合适的底漆,该系统可能因沒有必需的附着力或物理性能为高性能涂料提供合适的附着,而导致某些高性能涂料中的溶剂会使底漆从底材上脫离起鼓,起泡。
(2)做特殊处理的表面,如镀锌表面,新鲜的镀锌表面可能残存做钝化处理时残留在镀锌表面的酸或碱当其表面进行新的涂层施工时可能会发生反应,形成起泡现象。
阴极保护起泡
阴极保护(CP)系统常用于增强作浸渍使用或埋藏使用的涂层。起泡通常与靠近牺牲阳极所产生的较高电压(或超电压)有关,或与外加电流设置太高有关。
在这些条件下,起泡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超高电压触及钢板底材产生氢气所致。这通常是因为涂层存在诸如针孔或涂膜厚度低等缺陷,在这些地方阴极保护系统可聚集其能量损坏涂层。对于采用阴极保护系统的涂层应先测试其抗阴极剝离性能。这种涂层应具有高附着強度和高绝缘強度。
不良的被涂表面状态起泡
多孔性底材残留的气体也会引起涂膜起泡。通常有机涂料涂布在无机底材上,且表面溫度较高时易出现起泡现象。此时泡的生成速度极快,易破裂而露出底材。这类泡可通过施涂渗透型底漆而消除。渗透型底漆通常黏度低,成膜薄,能迅速干燥,并有足够时间渗透。避开高温时间施工等也可避免此类气泡。
涂覆特殊表面状态的涂层时也容易产生起泡现象如无机锌涂料吸收水分固化后,其表面状态多孔,并附着大量锌盐,如不进行处理直接涂装下度涂层常会因其多孔的表面状态产生大量的气泡。施工人员可施工稀薄涂料(添加大量稀释剂稀释的涂料),能够渗透无机锌涂料多孔表面,这种特殊设计的涂料称作过渡涂层或者防泡层。
涂装的不正确操作造成起泡
(1)快干涂料如乙烯和氯化橡胶涂料最易出现起泡。由于采用了不适当的喷涂压力产生喷雾或溶剂逃逸,快干表面使油漆中的空气不能带走,从而形成起泡,此种表面气泡产生较多,容易产生泡沫。
(2)涂料喷涂施工中由于喷枪离被涂表面太近,而迫使气泡进入涂层也是涂层起泡的一个重要原因。施工人员应保证适当调节喷枪,在距表面的优秀的距离施工涂料,确定涂料在表面上充分流动,润湿表面并以多道薄层和重叠50%的方式施工涂料也能有效地防止起泡。
(3)为使涂料充分固化,所有溶剂必须全部挥发所以,挥发型涂料不应施工太厚的涂膜。如果施工过厚涂膜,可能会有溶剂残留在涂层内部。残留溶剂处在溶剂挥发后最终变为空隙,形成气泡。